在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中国明确表示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
光伏2.0阶段,产业从1到N,关键是应用,面向不同终端或用户,而应用的关键一方面是不断拓展场景的广度,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拓展场景的深度。在量产方面,今年6月上海光伏展期间,隆基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会率先将TOPCon进行量产,期间隆基还发布了首款TOPCon组件。
当产业完成从0到1,进入从1到N之后,技术的边际效应减弱,而基于场景应用的机会往往开始爆发,无论计算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是如此,光伏行业更是如此。异质结环节,拥有技术储备,放量的速度取决于降本的速度。为什么更快?光伏行业的规模化先发优势非常重要,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加持,因为可以更早积累运营数据,可以更早获得金融机构或投资人的认可,也就是可以更早加杠杆,从而获得更快的加速度。光伏2.0,开放心态看技术路线这里无意于争辩技术路线的孰优孰劣,更多是观察企业在技术路线上的细微变化,洞察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头部企业态度开始明朗目前,除了晶科坚定支持TOPCon之外,其他头部企业对TOPCon的官方态度,也逐渐明朗
此前,晶科已经在N型TOPCon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耕耘和积累,曾18次打破世界纪录,电池效率已达25.4%,在性能、功率、能量密度、可靠性、技术成本等方面体现了显著优势。HJT一直比较高调,尤其在资本市场,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热潮。9月23日,双良节能(600481.SH)公告称,公司与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签约,2021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双良节能将向江苏中能硅业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275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112.09亿元。
颗粒硅十万吨级产能基地逐步兑现市场需求旺盛,保利协鑫也在同步积极扩充产能。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共生产多晶硅48444吨(包含新疆协鑫25160吨多晶硅)。值得注意的是,保利协鑫研发投入翻倍式增长,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保利协鑫研发费用达到了4.79亿元,同比大涨106.3%。10月25日,保利协鑫(03800.HK)正式公布了2020年年报及2021年半年报。
硅料主业锁定多个百亿级长单保利协鑫首次在年报中提到了新的战略布局:深度聚焦硅料主业,着重发力颗粒硅业务。据悉,协鑫多晶硅料(包含江苏中能及新疆协鑫)单月产出已超9000吨,稳居全球第一。
虽然在今年3月发布的业绩预警中,公司已公布将聚焦硅料主业,发力颗粒硅的布局,但该战略在年报中正式披露,还属首次。保利协鑫半年报指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供给市场整体维持较为紧缺状态,使得硅料价格预期持续向好。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3月保利协鑫宣布新战略布局:深度聚焦硅料主业,着重发力颗粒硅业务之后,公布的首份业绩报告。关于业绩增长,保利协鑫证券事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2021年上半年,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光伏产品售价有所回升,再加上颗粒硅新产品的推广,显著改善了我们的业绩。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黑鹰光伏,就产业链内部来讲,考虑到行业门槛及扩产周期,未来至少3到5年,硅料产能仍将小于下游产能,硅料环节将拥有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最好的收益能力,未来行业满足终端装机需求的瓶颈是硅料。而颗粒硅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不仅在平价上网时代具有性价比优势,且相较棒状硅更符合降低碳排放的政策需求:每生产一万吨颗粒硅将减少碳排放44.8万吨,较改良西门子法降低74%,可节省燃煤16.64万吨,相当于每年多种218.6万棵树。今年2月1日,保利协鑫宣布,旗下中能硅业颗粒硅有效产能已由此前的6000吨提升至1万吨;此后,保利协鑫再次发布两则颗粒硅项目扩产公告,介绍颗粒硅扩产计划分别在四川和内蒙古地区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目前,颗粒硅已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保利协鑫今年已签下多个百亿级长单,累计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产品订单量已近60万吨。
与改良西门子法相比,硅烷流化床法生产颗粒硅的能耗更低,产品品质更优,生产成本和碳排放也大大减少。随着双碳目标向纵深推进,新批项目双控准入门槛将越来越高,颗粒硅的优势将越发明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颗粒硅将助力光伏行业实现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目标。其中,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一期)已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上机数控(603185.SH)合资建设内蒙古一期10万吨颗粒硅及配套15万吨高纯纳米硅项目亦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溯保利协鑫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从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实现光伏原材料的完全自主制造,到西门子法冷氢化技术的研发攻关,保利协鑫一直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进步。保利协鑫在半年报中表示,得益于高端产能+低成本+规模化三线合一的多晶硅生产制造模式和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颗粒硅产品已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应用情况和生产规模等维度领先全球。保利协鑫在半年报中表示,光伏行业上游材料端是典型的高能耗制造产业,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供给端深度脱碳已成光伏行业新的技术革新焦点。上述保利协鑫工作人员表示,在甩掉包袱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聚力主业发展,即使最困难的时期,公司也保证了研发投入规模,颗粒硅就是我们十年磨一剑的产品。现如今颗粒硅技术再次成为引发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今年5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颗粒硅颁发了首张碳足迹证书,每功能单位颗粒硅的碳足迹数值仅为20.74kg二氧化碳当量,刷新全球最低每功能单位57.559kg二氧化碳当量的记录。
在未来碳排放权交易全面实行之际,符合能耗双控趋势的颗粒硅产品将更具有市场主动权,有效解决过去多晶硅环节在光伏产业链前端能耗高、排碳量大的痛点,实现光伏产业原材料生产端低耗能、高效能的行业转变。除此之外,保利协鑫颗粒硅的推广应用,也对公司业绩贡献颇多。
根据黑鹰光伏梳理,目前,保利协鑫已规划在江苏徐州、四川乐山以及内蒙古包头建设三个十万吨级硅料项目,在国内形成东部、西部、北部 三足鼎立之势。公司收入达87.79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22.3%;毛利约为35.99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97.5%;归母净利润约24.0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9.9分。
分板块来看,光伏材料业务收入67.78亿元,远高于光伏电站业务的0.93亿元和新能源业务的19.1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到了77%以上,成为绝对的主力据了解,Solar Frontier在2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可循环能源的研究,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光伏面板的生产,旗下建立于2011年的国富工厂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工厂。
10月12日,日本出光兴产宣布,旗下子公司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Solar Frontier将停止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并计划在2022年6月左右,停止国富太阳能面板生产工厂的生产。出光兴产称,国富工厂年产能约600万张,今后将通过中国等海外面板厂商的OEM(贴牌生产)来满足面板需求。出光兴产表示,因竞争对手中国企业的光伏面板价格低廉,市场份额扩大,导致了Solar Frontier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严峻。出光兴产表示,Solar Frontier今后将专注于光伏电站的设计、采购和施工(EPC)、运营和维护(O&M)等
据了解,Solar Frontier在2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可循环能源的研究,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光伏面板的生产,旗下建立于2011年的国富工厂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工厂。出光兴产称,国富工厂年产能约600万张,今后将通过中国等海外面板厂商的OEM(贴牌生产)来满足面板需求。
出光兴产表示,因竞争对手中国企业的光伏面板价格低廉,市场份额扩大,导致了Solar Frontier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严峻。出光兴产表示,Solar Frontier今后将专注于光伏电站的设计、采购和施工(EPC)、运营和维护(O&M)等。
10月12日,日本出光兴产宣布,旗下子公司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Solar Frontier将停止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并计划在2022年6月左右,停止国富太阳能面板生产工厂的生产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前三季度新增并网容量2555.6万千瓦,截至2021年9月底累计并网容量27782.6万千瓦
我国的光伏发电站多建于西北地区,就是看中西北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没有高楼大厦等建筑物的遮挡,光伏电池板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第二,选择风资源、光照资源丰富的地方。光伏发电站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今年9月底,风电装机同比增长32.8%,光伏发电的装机同比增长24.6%。
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为各个风电、光伏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要求、指引和保障。后续将会进一步扩大风电和光伏的装机,预计在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的主体地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
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将来需朝着成本更低、高智能、高转化率方向发展。他表示,相较于传统发电方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更为环保,并且我们可以为风力发电站和光伏发电站配备储能设施,让新能源发电方式更为稳定。
海平面较为平坦且海面摩擦系数小,风力较大。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初期,引进了许多欧美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完成新能源发电产业、产品体系的自主构建。